贺张霞、王玉、郭长文、王丽君、金添、陈佳欣、李召华、孙鹏、胡锡林、苟学远、任璟、袁正明等学员顺利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!贺王玉、高峰、张蕊蕊等学员顺利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!贺赵宸、崔立钰、高峰等学员顺利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!贺温雪娜、王舒、张国瑞、刘天宇等学员通过证券从业考试!贺孙翔、张传伟、张玮、黄海奇、鲁伟等学员顺利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!贺证券从业资格保过班学员孙翔、邢华栋、吴乃仓、刘翔宇、杨小凡、唐凯、魏恩东、王潇、王猛、刘晓龙、高翔、张亮等学员顺利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!贺张恒晓、庞士路、徐丛丛、臧苏萌、王凯、张梅、胡悦、张宁、孙梅杰、杨靖、刘然、王阳、王超群、张海涛......等学员顺利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!贺张哲、王悦、李春旭、田会芳、邱嵘放等顺利通过期货从业资格考试!!贺李宜番顺利通过韩国语能力等级水平考试topik高级!贺赵峰、杨棣顺利通过证券从业三门科目,顺利取得证券从业一级证书!

 
   
别让“山寨”成了气候 
发布人: admin  已被浏览: 1094  时间:2008-12-05
    
http://www.sdljx.com/ 2008-11-26 来源:新华日报 

“山寨”无疑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词,随便用哪家搜索网站搜搜,至少也有几千万条。

  有学者解释,山寨源于广东话,起先是特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。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、快速化、平民化。实际上,在这个文质彬彬的解释背后,就是盗版、克隆和仿制品牌产品。

  “山寨”藏在不易被监管之处或巧妙地游离于行业政策及法规的边缘,通过低价或以假乱真来抢夺品牌产品的市场。从这点看,它们真有点像呼啸山林、来无影去无踪的“山寨”大王。

  昨天有新闻说,淮安市民段先生收到一条短信:“相信有能让手机失灵的短信吗?这条就能让你梦想成真,千万别往下看!否则就得抠电池!”他忍不住看了短信,结果,手机果真震动不停,最后只得抠掉电池。段先生使用的就是款式与模仿对象一样、价格却便宜得多的山寨机。据说此举是正品被逼无奈,才设了一个害“山寨机”的陷阱。

  按理说,“山寨”产品应该是很讨人嫌、甚至讨人恨的。可现实是,对“山寨”,不少人既不像对三聚氰胺的恐惧,也不像对“周老虎”的义愤,有人甚至觉得可以接受和“好玩”。所谓的“山寨文化”,即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,不仅受到一些人的推崇,还越来越广泛地被加以应用。如某大学正在评选“山寨版林黛玉”,说是要培养女生的古典美;某中心宣传要开“山寨版英语”培训,模仿某国某地人的口音。

  “山寨产品”和“山寨文化”的流行,不仅对保护知识产权、鼓励创新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等是有害的,还折射出一个不好的苗头:对社会生活和消费领域里一些丑恶的东西,习以为常,见惯不怪,甚至于还予以一定程度的认可。

  现代社会是“契约社会”、“法制社会”,我们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,形成“守信者得利、失信者受罚”的利益导向,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、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,使失信造假者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制,一时失信、长久受制”。为此,有关对造假“打不痛”的法规要及早修改完善;媒体要伸张正义,弘扬美德,谴责弄虚作假的现象;执法部门必须对忽悠消费者的造假给予严厉打击。总之,不能让“山寨产品”和“山寨文化”成了气候。否则,后果很严重。  

鲁ICP备09031463号